如果你去德国,如果你去德国的汉诺威,如果你去德国汉诺威的下萨克森州国家图书馆,你会看到莱布尼茨的众多发明创造。莱布尼茨档案馆内,与无数的手稿,信件,草图,机械发明一并陈列的,还有一把椅子。那把椅子毫不起眼,谈不上美观,功能无奇特之处。与旁边手稿上名震天下的微积分公式,二进制计数法,四则运算计算机模型图相比,它乏善可陈。但是我以为,这把椅子是莱布尼茨一生激情与智慧具像化的杰作。
莱布尼茨的精力与他的著作一样多,兴趣像他的游历那样广。你大概很难想象,一个拥有微积分发明权的人,在建造当时最先进的四则运算机器、经营矿山并改进排水机、拿到生产丝织品的许可证、参与建立数个国家的科学院、发明二进制之余,为什么还有时间给康熙写信建议设立中国科学院?
答案可能在马车上,在车厢内的那边椅子上。莱布尼茨公务缠身,各项事业要求他长期在欧洲各地间来回奔波。当时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。在长途旅行中,为了有效利用时间,他特意打造一把可以随身携带的折叠椅。这样,在前往巴黎说服路易十四入侵埃及的路上,在辗转欧洲各地收集历史材料的路上,在奔赴伦敦向英国皇家学会演示机械计算器的路上,在绕道荷兰拜访斯宾诺莎的路上,车厢外马蹄的的,车厢内莱布尼茨安坐在椅子上,心神无碍地演算公式,绘制机械草图,抄写笛卡尔的著作,回复信件。想必莱布尼茨对这把椅子相当满意,在数学手稿中,他使用了Π这个符号来表示两数相等。Π,一把椅子的优美侧写。
展开剩余59%莱布尼茨野心极大。他试图编写一部百科全书,囊括世界上的所有知识,他将其命名为《多之又多》。这部书并没有完成,事实上,他自己的知识都未能全部付印成书。在他死后三百多年的今天,他的大量手稿仍然有待整理编辑出版。
如果据此得出莱布尼茨是个书呆子,则大错特错。他不仅拥有善于处理抽象符号的头脑,也还具备灵活机敏的手段。这里有两个例子。
为了加入纽伦堡的一个秘密炼金团体,莱布尼茨曾花大量时间学习炼金术,但不得其法。他于是在一大堆炼金术著作中找了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,用他也不理解的话语写了一封信,寄给团体负责人,表明自己具备相关知识。莱布尼茨于是在这个团体中得到了一个可以领取薪水的职务。
第二个例子发生在威尼斯。莱布尼茨搭乘的小船遭遇了风暴,船员计划抢劫他的财物。莱布尼茨佯装不知,拿出念珠,念念有词,祈祷风暴结束。船员们以为莱布尼茨有通天之法,大为惊佈,放弃抢劫计划。
莱布尼茨一生致力于调和矛盾,找出通用办法一次性解决各类问题。他积极参与调和天主教会与新教徒之间的矛盾,化解国家间潜在的战争危机,甚至设计波兰王位的继承办法。他提出符号化的思想,试图将各类公式定理的证明过程变成了统一的符号推导运算。用 0 和 1 表示万事万物。用微积分研究一切曲线。
从他的努力方向可以看出,莱布尼茨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人。他认为当前的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那个,尽管这个想法遭到了哲学家们如伏尔泰的嘲讽。但这恰恰表明了莱布尼茨的信念和处境:他总能找到解决之道。
这把椅子就是他的信念和方法论的最佳注脚。头脑中有大量新颖深刻的想法,现实中要四处奔波无暇书写,莱布尼茨看到了矛盾,也看到了解决之道。一把简单的椅子,架起了忙碌与闲暇之间的桥梁,配平了现实与理想的不等式,找到了有限的生命与对真理的无限追求之间的最优解。它让他的时间成为他的时间,让他的生命属于他的生命。
微积分发明权的争论过去了。机械计算不再具备实用价值。矿山抽水机掩埋在尘埃。莱布尼茨多少狂妄计划无疾而终。幸运的是,二进制和符号论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高歌猛进。莱布尼茨的椅子依然陪伴着我们,它硬硬地还在。
发布于:甘肃省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